汉末第一兵法家

南宫我梦

首页 >> 汉末第一兵法家 >> 汉末第一兵法家最新章节(目录)
大家在看 将血 三国第一强兵 赘婿 穿越战国之今川不息 醉枕江山 北宋小厨师 隋末:从护国公开始 明左 超级兵王 穿梭时空的商人 
汉末第一兵法家 南宫我梦 - 汉末第一兵法家全文阅读 - 汉末第一兵法家txt下载 - 汉末第一兵法家最新章节 -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

第三十五章 雌雄剑

上一页 目 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

应该是小巧的机关之类的,李孟羲感受着剑拔出剑鞘的那一瞬间剑身明显向外弹的力量,他好奇的把剑拔出又合进数次。

剑被鞘锁的正合适,不会过紧,也不会让剑从剑鞘意外滑出。

剑鞘很好,很实用,但真正关键的还是剑本身。

荆轲刺秦时,秦王嬴政剑太长,拔之不出。现在李孟羲也遇到了这样的尴尬。

李孟羲一手握着剑鞘,一手拉着剑柄外拉,剑只拔出一半,他的小胳膊就已经伸直了,再要想把向外拔,得身体向后仰,或者站起来才行。

李孟羲朝关羽刘备尴尬一笑,只得站起,手抽剑柄,缓缓拔剑出鞘。

剑完全出鞘,因为拿不动,剑只好依然横放矮几之上。

因为此时大雨,帐中光线并不好,出鞘的剑在弱光下,显现出银色的光泽,近乎和水银一个颜色,是极其冷冽的冷色调,此谓暗室生寒。

细看剑身,这是一把经典的双刃剑,并且明显还有青铜剑时代留下的技术特征,剑身呈八面,即汉八面剑。

春秋战国之时,那时因为青铜韧性不足,制造的兵器脆且易折,因此采用多面研磨的方式,来增加剑身的强度。

本质上,青铜剑多面研磨的技术,属于加强剑脊技术的高级形式。

剑脊,即为剑身中间一条凸起的棱,当单薄平整剑身强度不够时,把剑脊加深加重,就像在剑身焊了一条钢筋一样,能有效增加剑的强度。

多面研磨属于青铜剑的技术遗留,至汉朝时,冶铁技术取得了长足发展,炒钢法也已出现,钢的性能完胜于青铜,已不需要用多面研磨的技术增加的些许强度,不过技术的惯性之下,多面剑还是沿袭到了汉剑之上。

只有承接了青铜武器尾声的汉朝才有独特的多面剑形式,在汉之后,多面剑销声匿迹。

虽然多面剑对加强剑身强度没多大作用,不过,看起来很好看。

把剑在手中翻转,不同角度的剑面反射的微光明暗不同,让剑身看起来很有立体感和层次感。

剑身远看如镜,凑近去看,李孟羲用手轻轻摩挲着剑身,他看到了剑上有很多细密的花纹,从剑脊至剑刃,整个剑被密密匝匝的细密花纹密布。

这些锻打过程中自然形成的花纹,本身就代表着质量。

常说的十锻钢百锻钢,指的就是锻打次数,锻打次数越多,剑身的花纹也就越多,也往往代表着剑的质量也越好。

多锻钢有时又叫雪花钢,就是对锻纹的另一种形象化的描述。

剑很好,称得上是上品。

喜欢汉末第一兵法家请大家收藏:(m.3yzw.com)汉末第一兵法家三丫中文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

上一页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
站内强推 六爻 死亡万花筒 表妹万福 锦庭娇 库洛牌的魔法使 名门闺杀 天涯客 宋檀记事 快穿之打脸狂魔 总裁校花赖上我 朕又突破了 折腰 太监的职业素养 当年万里觅封侯 我家可能有位大佬 穿越战国之今川不息 万古神帝 穿到明朝考科举 林视狼顾 寒门嫡女有空间 
经典收藏 明末钢铁大亨 大明第一贤孙 亮剑从代管兵工厂开始崛起 醉枕江山 代管夜老虎连,全成特种部队了 秦时:从签到墨家开始 三国流浪大业 谍海鸳鸯刀 喜羊羊与灰太狼黎明 奸臣 大唐之争霸天下 红唐 将作 从死人堆爬出来的千古一帝 血战烽火 三国:从猎杀活死人开始 抗日之兵魂传说 三乡侯 大明:我皇孙的身份被挖出来了 隋末:从护国公开始 
最近更新 将血 三国第一强兵 赘婿 穿越战国之今川不息 醉枕江山 北宋小厨师 隋末:从护国公开始 明左 逍遥小书生 战场合同工 超级兵王 紫色双鹰旗 锦衣辅国 贞观大闲人 三国从自立为王开始 穿梭时空的商人 北宋大丈夫 1623崛起北亚 回到初唐当神仙 季汉当兴 
汉末第一兵法家 南宫我梦 - 汉末第一兵法家txt下载 - 汉末第一兵法家最新章节 - 汉末第一兵法家全文阅读 -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